来源:唐河红十字会医院
唐河女子妇科医院表示,黄体破裂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急腹症,多发生在育龄女性身上,在女性的月经周期中,排卵后卵泡液流出,卵泡腔内压下降,卵泡壁塌陷,形成黄体。如果黄体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发生破裂,就称为黄体破裂,可引起腹腔内出血等一系列症状。
病因
自动破裂:黄体内有少量的出血是正常现象,但如果出血量过多,会使黄体内的压力增加,从而导致黄体自发破裂。
外力作用:下腹部受到撞击、剧烈跳跃、奔跑、用力咳嗽或解大便时,腹腔内压力突然升高,可促使成熟的黄体发生破裂。此外,性生活时女性生殖器官扩张充血,黄体内张力升高,加上男方动作粗鲁,女方下腹部受到强烈的冲击,也可导致黄体破裂。
症状
腹痛:是最主要的症状,通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一侧下腹部疼痛,疼痛程度不一,轻者可能仅为隐痛,重者则可能出现剧烈疼痛,甚至难以忍受。
腹腔内出血:黄体破裂后,由于黄体内的血管破裂,会导致腹腔内出血。出血量较少时,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头晕、乏力;出血量较大时,可出现心慌、面色苍白、出冷汗、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。
其他症状:部分患者可能伴有恶心、呕吐等胃肠道症状,还可能出现肛门坠胀感,这是由于血液刺激直肠周围组织引起的。
诊断
妇科检查:医生通过双合诊检查,可发现患侧附件区有压痛,有时可触及边界不清的包块。
超声检查:这是常用的检查方法,可发现盆腔内有积液,附件区有混合性包块等异常表现,有助于判断黄体破裂的程度和范围。
血液检查:主要检查血常规、血 β-hCG 等指标,血常规可了解患者是否有贫血及失血情况,血 β-hCG 检查则有助于排除宫外孕等其他疾病。
后穹窿穿刺:对于怀疑有大量腹腔内出血的患者,后穹窿穿刺可抽出不凝血,提示腹腔内有出血,但该方法为有创检查,目前已较少单独使用,多在必要时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。
治疗
保守治疗:适用于症状较轻、腹腔内出血量较少的患者。患者需要卧床休息,密切观察生命体征,如血压、脉搏、呼吸等,同时给予止血、抗感染等药物治疗,促进积血的吸收。
手术治疗:对于症状严重、腹腔内出血量大、出现休克症状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,需要进行手术治疗。手术方式主要有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,手术目的是止血和清除腹腔内的积血,根据情况决定是否保留患侧卵巢。